当前位置:
讲座回顾|荒野艺术计划——空间·技术·方式·思维
0
时间:2025-09-04 作者:
  讲座回顾  荒野艺术计划——空间·技术·方式·思维
  2025年8月27日下午4时,由青海省美术家协会、青海美术馆、青海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主办的公益讲座《荒野艺术计划——空间·技术·方式·思维》在青海美术馆二楼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特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董书兵担任主讲,活动由青海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主任蔡兆寅主持,30余名美术家、雕塑创作者、高校艺术专业师生及艺术爱好者参加此次讲座交流活动。
  董书兵教授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公共艺术艺委会副主任、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公共雕塑的实践与理论探索。其发起的“荒野艺术计划”以甘肃瓜州戈壁为创作场域,通过《大地之子》《无界》《风语者》等大型作品,融合数字技术与传统雕塑语言,重新定义了艺术与自然、人文与生态的关系。
  本次讲座中,董教授从自身发起的“荒野艺术计划”切入,以空间拓展、技术革新、创作方式及思维转型四个维度,分享了在甘肃瓜州戈壁等地实施大地艺术创作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认知,系统阐述了如何以艺术赋能荒野,践行公共雕塑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路径。
  他提到,荒野艺术不仅是艺术的在地创作,更是一种对自然与人关系的哲学探索。通过数字化技术与传统雕塑语言的结合,公共艺术得以在荒芜环境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同时也承担起唤醒生态意识、传递文化价值的社会责任。
  在现场交流环节,参会者围绕公共艺术的可持续性、技术介入的边界、地方性文化与艺术表达的融合等话题与董教授展开热烈讨论。整场讲座学术氛围浓厚,引发了听众对艺术与自然、现代技术与传统艺术如何协同发展的深刻思考。
 
  本次讲座旨在推动本地艺术家与国内顶尖学者的交流,拓展艺术创作视野,促进青海公共艺术与生态艺术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 地址:西宁市五四西路一号电话:0971-6330561
  • 传真:0971-6330561信箱:qhswlwxb@163.com
  • 邮编:810008